渭源县委编办:念好“三字诀”提升机构编制管理质效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03-31 】 【选择字号:

近年来,为全面适应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需要,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,渭源县委编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,念好 “学、严、真” 三字诀,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质效,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。

秉持主动“学”,筑牢精准思维理念。坚持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提升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,严格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紧密结合机构编制工作中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,依托“三会一课”、政治理论集中学习扎实开展《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》《“三定”规定制定和实施办法》等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学习,促进思想观念不断更新、思维层次不断拓展、发展意识不断增强、政治能力不断提升。

立足关口“严”,强化规范管理体系。严格执行机构限额、领导职数、编制管理等规定,严控机构设置,因工作确需设立机构的,坚持“撤一建一”或“多撤少建”的原则,防止机构膨胀。严格编制管理,编制在核定的总数内使用,并实行编制动态调整机制,将编制资源向民生领域、基层一线倾斜,全力保障全县各项重点工作开展,确保真正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“刀刃上”。同时,严把进人关口,严格按照“超编单位只出不进,满编单位先出后进,缺编单位按需进人”和“凡进必考”的工作原则,从严从紧审核各单位编制计划,进一步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、规范化、法定化。

聚焦数据“真”,夯实数字赋能基础。持续推动“数字编办”建设,将实名制信息维护贯穿于机构编制管理的全过程,充分利用实名制信息系统,按照编委机构设立、编制调整文件,及时更新维护系统。依据干部任免、调动、分配等文件,动态更新人员信息,确保“机构清、编制清、实有人员清”。结合每月工资联审,加强与组织、人社、财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,将实名制系统数据与财政供养人员、组织人社等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对,切实提升数据精准度,为全县机构编制事项调整、重点领域改革、人才引进工作提供科学精准的机构编制数据支撑。

编办概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