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源县委编办:“三注重”持续提升机构编制法治化水平
近年来,渭源县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》,持续深化机构编制工作法治化进程,注重学习宣传、日常管理、监督检查三个方面,不断提升机构编制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、法治化水平,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。
注重学习宣传,推动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贯彻常态化。把学习《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》和《习近平关于机构编制工作论述摘编》等机构编制法规作为重要政治任务,县委常委会、县委编委会带头组织学习。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将《条例》等机构编制法规列入理论中心组、党支部集中学习内容,开展专题学习,切实增强各部门各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法治意识。编办干部将学习《条例》《摘编》等内容作为必修课,由业务骨干轮流上台解读政策法规,着力弥补知识弱项和能力短板,提升全体机构编制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办事能力。
注重日常管理,推动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贯彻规范化。严格执行法规制度明确的机构编制工作程序、审批程序和请示报告事项等,将机构编制规矩意识、法治观念贯穿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全过程。认真执行编委工作规则、编办工作细则,将机构设置、编制核定、职责调整等各项工作运行纳入制度轨道,严格按机构限额管理机构,强化领导职数管理,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和编制种类,严守机构编制红线。认真落实归口管理的有关规定,加强机构编制与组织、人社、财政等部门配合,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作用。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,对机构改革、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和编制调整等事项,按程序经县委编委审议后按程序报批,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管理水平。
注重监督检查,推动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贯彻实效化。结合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、事业单位改革摸底调研等年度重点工作,会同组织、人社等部门开展监督检查,重点查看单位撤并组建、职责履行、人员划转是否到位,职责任务与人员编制配备是否匹配等情况,确保改革后部门内部关系顺畅、职能明晰、协作高效,促进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有效发挥。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和机构编制管理台账,日常开展数据比对,严防超编进人、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。同时,结合《机构编制工作负面清单》自查,组织全县各单位认真开展自查,严防各类机构编制违规行为发生,切实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









甘公网安备 62112302000044号